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 > 子云亭 > 正文
一曲《守護》唱出他們的赤子風骨
发稿时间: 2021-04-25 08:22    来源: 綿陽新聞網

  雨季即將來臨,全市各地的地質災害監測員又要開始忙碌起來了。

  最近,由綿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出的地災防治原創歌曲《守護》面世并在民間傳唱。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歌曲,《守護》將視角對準地質災害監測員隊伍,呈現他們在雷雨季節來臨時,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艱辛付出,展現自然資源人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持履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用義無反顧的赤子風骨守護生命安全的情懷。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張登軍

  一次藝術的創作

  “每一次風雨之前,踏遍田野山谷,為了一方百姓平安,我們沖鋒向前,用心守護……”這是歌曲《守護》中的一段,以藝術的方式講述地質災害監測員群體的故事。

  綿陽境內有3200余個地質災害監測點,3200余名地災監測員每年汛期都日夜堅守在這些監測點。在地質災害監測、防治中,綿陽形成了“早撤快跑”“六早、六撤”等經驗,多次被自然資源廳在全省推廣。

  到2020年,綿陽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連續10年實現“零傷亡”,綿陽“跑出來”的地災防治生命線多次被各級媒體報道,受到國家自然資源部和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的高度關注。反映綿陽乃至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風貌的歌曲《守護》,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

  畢業于西南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李光德,2011年從部隊轉業后一直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接到任務后,結合綿陽地災防治工作特點及多年工作總結出的防災經驗,他邀請大學同學、著名詞作家云格格共同作詞并組建創作團隊,組織主創人員多次深入各地收集素材并現場體驗。

  在《守護》的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多次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對歌詞逐字進行推敲,前后經過20余次討論修改,最終形成定稿,由青年民族男高音孫鵬飛譜曲,邀請丹巴歌手在帝演唱,于2020年底完成MV拍攝后,開始在自然資源系統內傳播。

  田野山谷的風情

  歌曲《守護》共分為三段,以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地質災害防治三部曲”為支撐,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這一群體的工作與奉獻精神進行藝術呈現。

  李光德介紹,過去的每年5月至10月是主汛期,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常年為汛期,不僅增加了地質災害防治的難度,也增加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的工作強度。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他們時刻都奔走在田野山谷。

  歌曲的第一段,以“每一次風雨之前”切入,呈現專業技術人員走進“田野山谷”,到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為了一方百姓的平安,“沖鋒在前,用心守護”。

  歌曲的第二段,集中呈現的是“雨中巡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不管風吹雨打,始終“胸懷著滿腔熱血,情系著中華沃土”,走遍地質災害隱患點,查看有無變形、裂縫,以義無反顧的赤子風骨去“保衛自己深愛的家園”。

  歌曲的第三段,關注的是風雨天氣之后,地質災害防治員不顧風吹日曬的艱辛,仔細核查隱患點有無增加、增加了多少、哪些隱患點更加嚴重,以鏗鏘的步伐守護生命。

  對家園的守護,是地質災害防治者群體“大無畏的奉獻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體現。這樣的遞進表達,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們的精神風貌生動地呈現出來。

  一個群體的速寫

  保護百姓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是歌曲《守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這一群體的藝術速寫。

  在歌曲《守護》的MV畫面開始時,是逶迤的青山間蜿蜒的山路,電閃雷鳴間,江河翻騰、山石滾滾,群眾在災前有序轉移。畫面隨后一轉,幾位地質災害防治隊員行走在崖邊道路上、鄉野村莊里,在山坡上查看汛前地質災害分布圖、在泥濘中轉移群眾。

  在畫面的推進中,他們走過村莊,行進在山坡密林。他們高舉著旗幟,走過草甸、穿過小溪;在工作現場,他們啃面包、喝礦泉水……在歌曲創作期間,正是2020年綿陽“8·11”和“8·17”洪災發生之際,MV畫面對綿陽“8·17”洪災引發的險情以及各方救援的場景也進行了呈現。

  這些畫面,都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真實的工作記錄,與歌詞巧妙呼應,形成視覺與聽覺的沖擊。歌曲傳播以來,寫意的藝術表達和真實的情感釋放,引起各方共鳴,認為“歌詞、音樂與MV畫面的無縫融合”,是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這一個群體的工作與生活狀態最真實的藝術呈現。

  作為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致敬最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的歌曲《守護》,將在近期通過多媒體平臺向社會各界推送,并將參加系列主題音樂活動,讓更多的人通過這首音樂作品,去感受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的精神風貌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