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 > 子云亭 > 正文
鹽亭大興回族鄉:中國傳統村落留住悠悠鄉愁
发稿时间: 2021-06-27 09:57    来源: 綿陽晚報
  摘要:大興是革命烈士侯伯英的故鄉。侯伯英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建立了三臺軍部黨小組,任組長,1929年5月成立中共鹽亭特支,任宣傳委員。后因叛徒出賣被捕,1935年1月20日犧牲。

大興回族鄉

  從鹽亭縣城出發,沿唐巴公路前行7公里,就來到了大興回族鄉。

  大興是革命烈士侯伯英的故鄉。侯伯英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建立了三臺軍部黨小組,任組長,1929年5月成立中共鹽亭特支,任宣傳委員。后因叛徒出賣被捕,1935年1月20日犧牲。自古以來,侯伯英老家所在的青峰村是閬州至梓州的交通要道,留下了許多具有傳統風貌的古民居,目前已被列為中國傳統村落加以保護。

  緊靠彌江河畔的松柏村山清水秀,保存著濃郁的民族特色,這里也是清代回族名將建威將軍江長貴的出生地和歸葬地。

正在維修的古民居

  1 故鄉傳頌烈士事跡

  侯伯英1907年出生在大興。1927年,侯伯英考入二十九軍田頌堯舉辦的政治講習所,結業后分配到該軍宣傳處任宣傳員。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建立了三臺軍部黨小組,侯伯英任組長。1929年5月,成立中共鹽亭特支,任宣傳委員。隨后,他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指示,到成都從事軍運工作。1933年,省委派他到邛崍任游擊區軍事委員,并兼任中共邛(崍)、蒲(江)、大(邑)縣委書記,12月被叛徒出賣,被捕入獄。1935年1月20日被殺害于邛崍的西河壩,年僅28歲。就義時,侯伯英振臂高呼“共產黨萬歲!”“蘇維埃萬歲!”

  記者來到侯伯英老家所在的青峰村采訪時,當地村民仍在傳頌著侯伯英烈士的事跡。在侯伯英烈士紀念館內,陳列著烈士生平介紹、根據烈士生平創作的繪畫作品,較為全面地介紹了侯伯英烈士的成長經歷,以及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精神。

彌江蜿蜒流淌

  2 傳統村落古韻悠長

  記者在青峰村王家大院看到,古建筑維修人員正在對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筑進行修復。走進王家大院,處處可見精巧雅致,正堂屋雕梁畫棟、門窗木雕精美,栩栩如生,房頂有福祿壽喜造型,大院內還有幾處天井,形成各具風格的小院落。

  青峰村距離林山場僅兩公里。在古代,青峰村處于閬州到梓州的必經之道上,商旅往來頻繁,因此大戶人家喜歡在這里安家立業。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王氏投入巨資修建了王家大院。

  據了解,該村還有王家壩老屋、張飛井等文物古跡,還有一些年代較為久遠、但尚未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老房子。整個青峰村民居建筑選址順應天然,又不拘泥于形式,整體風格與地形地貌、自然環境和諧統一。如今,整個村落傳統風貌破壞較小,古建筑類型多樣,工藝及傳統民居式樣獨特豐富,整體民俗面貌頗具特色,被建設部評定為中國傳統村落。

寧靜的鄉村景象

  3 村莊里的文保單位

  在松柏村,清澈的彌江流經整個村莊,江畔的山上松林密布,牛兒在河邊悠閑地吃草。彌江邊立有一塊牌,標注著這是縣級濕地保護區。沿著河岸向上游前行,河流彎彎曲曲地在山巒間蜿蜒,一派寧靜的鄉村景象。

  村民告訴記者,大興回族鄉的回族群眾大部分居住在松柏村,這里保存著傳統的回族習俗。大興回族鄉豐富的清真美食美名遠揚,回族群眾在縣城開設的清真餐廳非常受歡迎,當地人常說“到鹽亭不吃清真餐,就如同沒到過鹽亭”。

  松柏村緊靠彌江的江家坪建有團結廣場,廣場旁的山上有一座“桅桿墳”,這是清代回族名將江長貴安葬處。江長貴遠祖是山東人,明代來四川樂山擔任縣令,任期滿后便在鹽亭安居。1808年,江長貴出生在這里,入伍后屢建戰功,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欽賜“建威將軍”銜。因積勞成疾,1873年回家休養,開辦松柏書院,培養了大批人才,后人稱為“提督書院”。1876年,江長貴病逝于成都,后葬于彌江河畔江家坪。當時這里建有三根石桅桿,石獅、石羊各一對,隨著時間流逝,現僅存石桅桿一根,所以人們將這里稱為“桅桿墳”。目前,“桅桿墳”已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毅 胥江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