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強“四力”助發展
【開欄語】
在繁忙的拼經濟搞建設生產現場、在農時不等人的小春播種田壟上、在書聲瑯瑯的校園中……初冬時節,綿州大地熱潮涌動。
為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即日起,本報推出《守初心強“四力”助發展》系列報道。記者將走進各行各業千家萬戶,深入生產車間沃野田疇,在謳歌時代、書寫歷史的進程中,永葆初心、踐行“四力”,助推高質量發展。敬請關注。
立冬之后,連日來陰沉沉的天氣,卻絲毫不影響綿陽市航空與燃機配套產業園一期A區項目建設的建設進度。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來回巡查指揮施工,工人們有序作業,各工種協調配合,施工車輛穿梭往來,建設場面十分火熱。
作為省市重點項目——綿陽市航空與燃機配套產業園一期A區項目的負責人高陽每天最早到達建設現場,檢查現場材料是否充足,下班之前高陽還要再三確保相關施工機器沒有安全隱患后,才會離開。
對于高陽而言,自項目4月開工以來,他的壓力從未減少,“該項目的建設是為高科技項目做配套,建設要求標準很高,我們也擔心沒有做好工作。”高陽告訴記者,“但好在有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心,項目推進方面從未有過障礙。就拿前不久來說,項目申報城市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原本需要一周完成的審批,最后兩天就辦好了,這大大增強了我們推動項目的信心和動力。”
項目占地798畝,由園區標準廠房、無人機研發中心、低空飛行保障及應急救援裝備研制中心、中小型分布式燃氣輪機研發中心等組成,總投資49億元。一期項目共劃分為A—F六個區,其中已開建的A區建筑面積15.3萬平方米,含7棟標準化廠房和1棟綜合樓。
“目前,項目建設正按計劃高質量推進,基礎建設進度已經接近50%。”高陽告訴記者,A區有5棟鋼結構的廠房已經全部封頂,施工人員們正在進行內裝和外裝的施工。
作為綿陽備受關注的高科技項目,那這個項目的廠房和普通的廠房有何區別?
高陽介紹道,這個廠房雖然單層工業廠房,但是廠房的凈高已經達到了14.6米,比普通鋼結構廠房都高,其次,整個廠房的單層面積是8000多平方米,最大梁跨度為27米,廠房空間開闊敞亮,能夠滿足常規的一般企業以及與航空相關的企業入駐需求,有利于后期大型設備的生產制造。
為推動項目加快建設,連日來,項目建設方在人力資源、機械資源以及材料組織等方面加大投入,例如廠房建設原本只需600人次,現在的施工作業人員增加至700人次。同時,項目建設采取加班作業的措施,為年底A區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奠定了堅實基礎,確保明年9月份能夠實現整體交付目標。
此外,為了保障該項目快建設、早使用,游仙區專門成立了項目工作專班,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保障。游仙區航空與燃機產業工作專班副隊長林有虎告訴記者:“專班從企業的招引以及落地,提供全程保姆式的服務,積極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環保、辦證等問題。”現在專班人員每天都圍著項目轉,雖然項目還沒完工,但是招商引資的工作早已開展起來。林有虎說:“現在已經有12家企業簽訂了招商協議,有6家企業即將入駐產業園區。”
林有虎表示:“在未來我們將建成具有天空影響力的航空補燃機柴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的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整個園區的產值規模突破20億元。”
(記者 周鈺 魯文林 李媛媛 劉曾太)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