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綿陽市開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未來將面向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
至此,全國在建和已建成運行的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數量達到76家,分布在全國29個省(區、市),其中四川省3家,綿陽是西南地區唯一地級市布局建設的國家級知識產權中心。
據了解,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向地方特色、優勢產業,開展集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國家級功能性平臺。在綿陽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將進一步助力創新主體高水平創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綿陽具有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研發投入長期保持較高水平。近年來,綿陽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將知識產權內容納入“科創十條”,用“真金白銀”激勵知識產權高質量產出。
“隨著綿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各類創新主體知識產權獲權、用權與維權的需求日益強烈。但專利申請仍面臨申請周期長、授權時間長等問題,難以滿足綿陽產業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運行后,將使相關產業專利授權進入‘快速通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高價值發明專利分別達31.1件、11件,商標有效注冊量突破7.36萬件、版權登記8.39萬余件,均居全省第2位。
中心選址在綿陽市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科創孵化基地,建成后將承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等國家級職能。
“這相當于在綿陽開辟了一個‘快速通道’,企業專利申請審查流程在這個中心就能全部完成,審查周期將大幅縮短。”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心建成后,綿陽相關產業發明專利的審查周期將從平均16個月縮短到6個月以內,實用新型專利的審查周期將從平均8個月縮短到2個月以內,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周期將從平均6個月縮短至1個月以內,極大降低企業專利申請時間成本。(記者 鄭金容 劉鳳君 實習記者 劉子琳)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