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行業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綿陽作為全國五個種業大市之一,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的重任。如何進一步提升綿陽糧油產業發展水平,更好地端穩“飯碗”?
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期間,三臺縣政協提交了集體提案——《關于加快推進糧油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建議》,相關部門積極辦理,社會廣泛關注。
提案聚焦 著眼全產業鏈,加快推進轉型升級
通過前期調研,提案認為,我市還存在缺乏糧油產業發展規劃、農田基礎設施短板明顯、糧油種業科研能力不優、糧油產業人才引進困難等不足。
為此,提案建議,要著眼全市糧油產業布局,依托全產業鏈鏈主企業,結合國家、全省糧油生產對綿陽的定位,高水平編制綿陽市糧油產業規劃,為全市糧油產業發展提供指導綱領。同時,大力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專項債申報力度,探索引進社會資本,尤其是引進有實力的糧油經營主體,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優化農田基礎設施管護機制,依托出讓金,探索將耕地流轉費用部分用于農田基礎設施管護,夯實糧油產業健康發展基礎。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因此,要加強對全市糧油種業優勢龍頭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快從事種業研發、種業推廣服務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扶持企業、科研單位聯合搞科研、搞成果轉化,建設糧油種業實驗室等,并推進種業數字化建設,強化制種基地建設,促進種業產業全鏈發展。
此外,提案還建議,要從建設高素質糧油專業人才隊伍、大力建設本土糧油品牌、提高糧油生產社會化組織水平等方面入手,加快推進我市糧油產業轉型升級,補齊短板。
提案追蹤 優化產業布局,推進“天府糧倉”綿陽片區建設
記者從該提案主辦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接到提案后,提案主辦單位與協辦單位高度重視,對提案內容作專題研究、充分討論,按照綿陽實際落實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并及時辦理回復。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我市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在“6+10”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基礎上,規劃布局“兩核、三帶、六片、十業、多園”,即“突出兩核、打造三帶,聚焦六大特色產業示范片、著力10大優勢特色產業,建設多個現代農業園區”的現代農業產業空間布局。2023年底,按照省委省政府相關方案布局,我市創新規劃“天府糧倉”綿陽片區建設內容,以市“6+10”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23610”現代農業產業空間布局為基礎,制定了《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綿陽片區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具體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
我市還加快實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提灌站新改建,全面提高農田灌溉用水保障能力。自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國種業強市建設目標以來,全市著力構建“1311”種業強市建設體系,深入推進“兩核”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在建設高素質糧油專業隊伍方面,我市以縣為單位、以鄉鎮為基礎單元,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管理機制,依法依規健全鄉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全面落實人員崗位管理,依法依規配備專業技術崗位及人員,保障農技推廣機構和人員履行好主責和主業。
據介紹,我市梯次構建“區域公用+行業+企業”品牌體系,精準選擇具有一定基礎的區域公用品牌重點推廣、行業品牌強化指導和企業品牌規范引領,強化品牌申報、產品認證,積極組織相關企業參加展示展銷活動。在全省范圍內,我市農業社會化服務實現了“五個率先”,指導縣(市、區)、園區、服務主體、小農戶等各方用戶端統一使用平臺開展項目實施和管理,將服務主體認證、項目申報、項目監管、項目驗收等環節納入線上監管。
(記者 唐顯枚)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