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5年綿陽住建工作明確十大行動
讓城鄉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綿陽新聞網訊 1月23日,全市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剖析了綿陽城市發展面臨的存量建設新舊交織、改舊建新同步推動的客觀實際,明確提出了今年要以實施住有宜居、建筑強市、城市更新、環境提升、精管善治、鄉村建設、簡政放權、污染防治、安全兜底、黨建引領十大行動為牽引,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抓產業、惠民生。
會議明確,要堅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嚴防變量,持續推動樓市企穩回暖。推動房地產政策“組合拳”落地見效,并將搭建網上“房地產超市”,赴重點城市促銷推介,充分釋放有效需求。引導開發企業高標準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引導屬地強化公共服務配套建設。
城市更新是個系統工程,今年我市將精準聚焦,一體化推進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精準識別城市問題,并結合城市發展需求,生成更新項目。以城市更新統籌既有建筑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活力街區打造、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城市生態修復、城市功能完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完善城市社會基礎功能,讓城市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在城建重點工程方面,到2025年底,推動臨園路下穿隧道工程完成主體建設,創業大道南延線工程實現通車,游仙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工程(二期)等132個項目完工。開展綿興路—臨園干道—劍南路、長虹大道—綿州大道沿線和涪江安昌江芙蓉溪兩岸改造提升行動。按照“除隱患、提功能、留記憶、強管理”總體要求,全面推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評價機制。
綿陽“三江環繞、四山環抱”的山水生態本底得天獨厚。在實施環境提升行動,涵養城市顏值氣質方面,今年我市將加快推進20個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兩江四岸”建設品質。推動青義濱江公園等4個城市公園建設,加快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串珠成線持續建設城市綠道慢行網絡,持續推進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打造涪城區—西科大片區、安州區河東—科技城片區、游仙小枧片區、高新普明片區、兩江四岸片區五個重點海綿示范區。
建筑業是我市重要的支柱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要著眼轉型升級,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加快形成建筑業新質生產力。實施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持續壯大建筑企業頭部集群,推動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轉型,提升“綿陽建造”核心競爭力。
在城市管理方面,今年我市將積極引入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跨越,破解城市發展復雜難題。圍繞“新城建”重點目標,建立城市三維空間數據模型,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推動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加速推進南山西路和濱江路等6個公共停車項目建設,年內新增泊位5180個。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體系建設,持續打造一批高標準、高水平分類示范單位、小區、鄉鎮、村。深化“城管進社區”活動,開展2025年全市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大練兵、大比武”競賽,全面提升執法質效。(記者 蘭建春 唐韜)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