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榨油機裝車發往廣州南沙港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帶著首單爆倉的熱度,綿陽經開區平臺公司——中科投發集團東非業務迎來雙重進展:第二批榨油機已從國內廠家裝車發往廣州南沙港,預計7月12日抵達坦桑尼亞目的港,全程專人跟蹤物流確保入倉;與此同時,綿陽“一帶一路”經貿促進中心坦桑尼亞分中心將于本月內正式投用,與已建成的海外倉形成“前展后倉”協同模式,實現貨物即展即售、即訂即發的快速響應。
這批榨油機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在坦桑尼亞農村,傳統榨油機因電力不穩頻繁罷工,出油率低到讓農戶直搖頭。而5月抵港的綿陽全自動螺旋榨油機,卻成了當地市場的“顛覆者”。冷熱兩用黑科技:支持柴油發電機臨時供電,非洲雨季也能穩定作業;出油率提升5-8%:同樣100斤花生,比本地設備多榨出8斤油,農戶日收入直接翻倍;能
耗狂降15%:針對非洲電價高的痛點,定制節能設計,省電省錢。
首批50臺榨油機在坦桑尼亞市場迅速售罄并引發追加訂單,讓中科投發集團敏銳意識到東非市場的爆發潛力。這一布局正源于前期首單業務的“開門紅”——5月抵倉的首批榨油機憑借全自動螺旋技術投放市場后,迅速收獲多筆訂單,依托RCEP綿陽外貿企業服務中心的報關、物流等一站式支持,已順利完成清關入倉并驗證了海外倉作為供應鏈樞紐的功能。
基于首單實踐,中科投發集團同步啟動建材出口業務,涵蓋五金、電動工具等品類,預計年出口額達2億元。該業務延續“海外倉前置儲備+本地快速響應”模式,2025年3月“綿動全球-非洲行”中達成的1.2億元建材訂單,正為規模化出口筑牢客戶基礎。
雙樞紐的落地不僅是中科投發集團海外戰略的關鍵一步,更成為綿陽經開區深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分中心除產品展示外,還將引入政策咨詢、跨境電商培訓等服務,與本地企業合作建設的海外倉實現貨物從中國工廠到非洲終端的全程數字化管理,物流損耗率可控制在5%以內。
以坦桑尼亞為支點,該模式未來將向肯尼亞、烏干達等東非國家延伸,逐步構建覆蓋區域的“綿陽造”產品網絡。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實踐驗證了“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本地化運營”的中非合作路徑:RCEP服務中心提供的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工具降低企業風險,針對非洲電力環境定制的榨油機節能設計較同類產品能耗降低15%,“設備出口-技術培訓-售后服務”的閉環更助力本地建立可持續的農業加工能力。
從2024年“綿品出海·非洲行”超85億元簽約成果,到如今非洲榨油廠用綿陽榨油機榨出增收的第一桶油,中科投發集團正以雙樞紐為起點,推動“綿陽造”從貿易輸出向產業生態合作升級。(記者 唐云峰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