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近日,三臺縣金色陽光康養中心內歡聲笑語不斷,一場別開生面的畫冰糖葫蘆活動正在進行,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老人們圍坐一起,巧妙地利用塑料瓶蓋,蘸上顏料后印在紙上,創作出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冰糖葫蘆畫作。
“婆婆,你畫得真好。”“工作人員經常組織我們畫畫,熟能生巧嘛。”蘭銀珍老人仰起頭,開心地說,“平時我們還跳舞、耍樂器,玩得很開心。”
活動室內歡聲笑語,康復理療室里也忙個不停,不少老人正在借助儀器進行康復訓練。結束訓練后,92歲的王琪老人回到房間。房間里,衣柜、水壺、微波爐、空調、電視一應俱全,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桌上的花草格外生機勃勃。“我住進來一年多了,這里啥都有,和家里一樣,巴適。”王琪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老人住在康養中心,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我喜歡養花、唱歌,還會耍簡單的網絡游戲,每天下樓和大家一起做手指操、曬太陽、散步,熱熱鬧鬧,心情也好。”
據了解,金色陽光康養中心是三臺縣首個集“醫療+康復+養老”為一體的服務機構,共有照護床位430余張,通過整合健康管理、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等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務。
“我們配備了營養餐廳、慢運動活動點(乒乓球、臺球、門球、羽毛球)、健身房、書畫室等,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心運營主任何尹介紹,“我們還與三臺縣中醫院合作,形成‘醫聯體’,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預防、醫療救治等服務,真正實現可醫可養新模式。”
在我市近日召開的“新春第一會”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親子經濟、演藝經濟等消費新業態,讓消費更旺、經濟更活。按照會議要求,三臺縣積極將“銀發經濟”納入縣域經濟發展重點規劃,通過政策扶持、社會資本引入等方式,推動養老服務業向專業化、品質化升級。“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我們進行一次性建設及運營補貼、政策扶持、土地保障、稅收減免以及水電氣價格優惠等政策支持,讓‘銀發經濟’真正成為提升民生福祉、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三臺縣民政局養老服務中心主任姚鈴表示。(楊芳 陳航 記者 李春梅)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