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川渝職校學子技術大比拼
焊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未來
綿陽新聞網訊 5月25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服務勞動和技術競賽在北川“七一”職業中學舉行。來自成渝地區的18支參賽隊伍、70名選手,在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車身整形修復、汽車車身涂裝三大項目中展開激烈角逐。
“滋滋……”在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賽場,重慶理工職業學院選手馮澤鑫俯身在一輛新能源汽車前,檢查汽車故障,并通過外觀檢查汽車損傷位置及深度,借助診斷儀器檢測車身電子傳感器數據,確保機械與電子系統均無隱患。馮澤鑫特別提到,本次比賽的實訓設施設備先進齊全,能夠更好地檢驗專業技能與學習成果。
本次比賽既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維修賽項,也引入VR數字仿真系統的創新應用。這種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既體現了職業教育對產業升級的響應,也展示了技術創新的教學實踐。
以VR數字仿真系統在焊接工藝中的應用為例,該系統可精準定位焊槍和焊接板件的距離、焊接角度、移動速度,使焊槍的工作具備較高的穩定性能。
綿陽市三臺縣職業技術學校選手楊世兵正戴著3D眼鏡,對著虛擬焊接屏專注操作。他手中的焊槍模型緩緩移動,屏幕上,虛擬焊槍與鋼板的夾角從85度調整到90度,焊道寬度數值隨之從3.2毫米縮至2.8毫米,數據變化直觀呈現工藝精度的提升。
“這就是智能系統的厲害之處。”楊世兵指著實時跳動的數據補充道:“每個操作細節都被精準記錄,這對提升工藝精度太有幫助了。”
而更讓選手們驚嘆的是“零耗材”實訓模式:傳統焊接單次需消耗焊條與防護氣體,而虛擬系統通過算法模擬金屬熔融過程,連弧光顏色變化都與真實場景一致。
“這種設備的運用可以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規范操作,全程通過機器和3D眼鏡實現精準焊接。”楊世兵笑著說。
本次比賽是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制造業新體系發展的縮影。2022年11月,在川渝兩地教育、工會、人社等部門指導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發展聯盟成立。作為川渝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核心平臺,聯盟三年來已擴展至82家單位,涵蓋車企、院校、科研機構,并持續深化產教融合。
本次賽事作為其年度品牌活動,得到了四川省產教研教育科技研究院、中山市鷹飛電器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事業單位的技術支持,通過政企校三方聯動,讓競賽內容與行業標準深度對接,這正是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動體現。
“從賽場到職場,職業教育需要更多這樣的‘橋梁’。我們以賽事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成渝地區職業院校在教育教學、技能工藝、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以此提升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質量。”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副校長熊元武表示,未來,學校將把競賽標準轉化為教學標準,進一步推動“三教”改革,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諶子楷 謝青璇 記者 唐云峰)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