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隨著暑期到來,玩水納涼活動日益增多,溺水事故也進入高發期。相關數據顯示,在青少年意外傷害致死事故中,淹溺事故堪稱“頭號殺手”,需引起全社會高度警惕。7月4日,市安辦(市防減救災辦)發布夏季防溺水安全風險提示。
青少年應做到“三不”: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下玩水游泳;不主動靠近危險陌生水域。遇落水者,就近求援或報警,必要時在確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利用長桿、漂浮物施救。
家長要時刻對孩子進行有效看護,做到專心、不間斷、近距離。避免將孩子單獨留在浴缸、浴盆或開放性水源旁,帶孩子前往有專職救生員的游泳場館,乘船戲水時,為孩子配備合格的游泳圈、救生衣等。
未成年人游泳務必遵循“六不準”,遠離野外危險水域,暴雨后不涉足溪邊、橋洞。此外,市安辦提醒,發現有人溺水,牢記“叫叫伸拋”原則:大聲呼救、撥打救援電話、用長物遞送、拋投浮力裝置。若不慎落水,應迅速丟棄重物,遇突發狀況,科學應對,如抽筋、嗆水、遇漩渦、被水草纏住時,保持冷靜,采取對應措施,盡量仰漂,等待救援。(記者 謝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