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移疾控關口、專業健康照護、延續上門護理……
安州:醫防融合 當好百姓健康守門人
醫療服務團隊義診活動
切實落實醫療資源下沉,安州區人民醫院建立“紅色健康驛站”,打通服務群眾健康“最后一米”,入選《全國第七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
全區8家醫療機構成功創建2022-2024年四川省基層臨床特色科室;
積極探索總結血防治理新模式,在血防工作中取得明顯成效,全省2025年血吸蟲病防治宣傳周活動在安州舉行;
……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衛生健康事業關系著千家萬戶,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來,安州區深入貫徹落實健康安州建設戰略,著力“謀創新”,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全力“筑高地”,人才強衛奏響發展最強音;聚力“重傳承”,中醫藥強區交出亮眼成績單;堅決“守戰位”,群眾健康防護網更加牢固;持續“優服務”,城鄉居民健康福祉更加均衡普惠。
□何發斌 記者 安崢 文/圖
醫防融合
為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安州區創新構建醫療資源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深度融合的協作模式,推動健康管理從碎片化向系統化、從被動治療向主動預防的深刻變革。
資源下沉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安州區大力推動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組織多專科護理聯盟團隊,專為特殊人群提供便捷、規范、專業的上門護理服務。
網格服務
家庭醫生團隊成員下沉到各個微網格,在每個社區建立1個家庭醫生團隊+1個總網格員+N個專職網格員+X個微網格員的“1+1+N+X”健康管理工作小組和家庭醫生服務小組,實現家庭醫生與社區網格員的相互融合。
健康管理關口前移防控疾病
6月4日,“全國愛眼日”前夕,安州區衛健局聯合區疾控中心、區婦幼保健院在沙汀實驗幼兒園啟動“關注普遍的眼健康”主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百余名師生通過趣味講座、互動問答、科普視頻及護眼工具包發放,系統學習眼睛生理結構、科學用眼姿勢及近視防控知識。活動同步覆蓋全區各鄉鎮,形成校園、社區聯動的宣傳網絡,有效提升兒童及家庭愛眼護眼意識。
同步推進的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更是醫防融合的生動實踐。6月3日起,區疾控中心、區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聯合走進永盛小學、調元實驗小學,開展“健康口腔進校園”系列活動。醫護人員以趣味動畫、互動游戲為切入點,深入講解齲齒預防、正確刷牙方法及飲食管理,并為3000余名學生進行專業口腔檢查,后續治療服務由醫療機構全程跟進。
為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安州區創新構建醫療資源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深度融合的協作模式,如今這一醫防融合實踐已形成特色化路徑。如在眼健康領域,構建起“疾控中心主導、醫療機構支撐、社區學校協同”的三級網絡;在口腔健康領域,打造“醫療篩查+預防宣教+行為干預”的閉環服務。兩大領域共同彰顯“科普宣教—精準篩查—干預治療—跟蹤隨訪”的全鏈條服務生態,通過“早篩查、早干預、早治療”,有效阻斷疾病發展,助力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二者深度融合不僅破解了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更推動健康管理從碎片化向系統化、從被動治療向主動預防的深刻變革。
值得一提的是,安州區還投入110萬元搭建醫療機構傳染病前置軟件,啟動學校傳染病監測預警信息化平臺建設,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傳染病風險,大力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保障群眾健康安全。
家庭醫生團隊為居民解讀體檢報告
縣域醫共體破解基層就醫難
“真沒想到一個電話,安州區第二人民醫院的護士就到家里來了,真是解決了我的大問題!”日前,張婆婆首次電話預約“延續上門護理”成功后,不斷感慨醫院的服務太方便了。
張婆婆是一位腦梗死氣口切開患者,需長期臥床在家。今年1月,張婆婆到安州區第二人民醫院做了氣切口封堵術,因長期臥床,出院在家,沒辦法去醫院進行氣切口復查和更換胃管。近日,張婆婆的家人撥打醫院急診科電話尋求幫助,接到電話后,急診科護理人員詳細詢問了張婆婆的基本情況、胃管留置時間、既往病史等,并仔細查看張婆婆的病例資料。按照預約時間,護理人員攜帶好所需護理物品迅速趕往張婆婆家中為其更換了胃管,并耐心叮囑她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
隨著群眾對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安州區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不斷探索患者就醫全流程管理,組織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技能及臨床經驗的多專科護理聯盟團隊,專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便捷、規范、專業的上門護理服務。自開展“延續上門護理”服務以來,使患者就醫更加簡單便捷,讓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優質醫療護理服務,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暖人亦暖心。
基層是破解群眾看病就醫難題的關鍵環節,也是衛生健康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安州區大力推動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縣域醫共體建設,組建安州區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管理委員會,制定《安州區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工作方案》,計劃投入6200萬元用于信息化建設,重點支持醫學影像、醫學檢驗、心電診斷等關鍵領域建設。在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中,搭建以區人民醫院為依托,區屬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為成員的安州區總醫院組織框架,實行區、鎮分類統一設崗和醫共體“編制+員額”人員總控管理,建立“區聘鎮用”“鎮聘村用”“崗編適度分離”機制。“一辦九中心”實體化運行,建立藥械統一采購賬戶,逐步探索實現藥品耗材目錄、采購、價格、支付、配送“五統一”。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一季度共派出醫務人員300余人次下沉鄉鎮衛生院,培訓基層醫務人員500余人次,開展聯合查房、業務講座及業務交流60余次。
區疾控中心專家深入學校開展“三減三健”活動
家庭醫生下沉網格服務上門
“我們根本看不懂體檢報告單,還是請龐老師給我講下。”日前,在花荄鎮龍興村衛生室,家醫團隊和簽約居民聚集一堂,家醫服務團隊為大家耐心解讀著健康體檢報告。
安州區花荄鎮有10村、11個社區,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16個,服務人口72506人,轄區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67%。“龐娟家庭醫生團隊”入選2023年度“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榜單。
龐娟告訴記者:“只要老百姓打電話,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為讓簽約居民就近享受到專業的健康照護服務,鎮衛生院聯合各社區居委會,將各社區專職網格員、微網格員納入家庭醫生團隊,將各家庭醫生團隊成員下沉到各個微網格,在每個社區建立1個家庭醫生團隊+1個總網格員+N個專職網格員+X個微網格員的“1+1+N+X”健康管理工作小組和家庭醫生服務小組,實現家庭醫生與社區網格員的相互融合。
為了讓居民及時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提升體檢問題反饋效率,花荄鎮衛生院將居民體檢單裝訂成冊發到居民手中,不僅有家庭簽約團隊的醫生上門解讀,還會根據高發病種類,有針對性地聯系醫共體專科醫生下鄉坐診,主動提供體檢后續服務。目前團隊簽約率68%;高血壓患者的規范管理率84.5%,血壓控制滿意率71.2%;糖尿病患者的規范管理率82.1%,血糖控制滿意率62.5%,家庭醫生已成為居民最信任的健康“守門人”。
近年來,安州區推行醫防融合共管模式,組建服務團隊112個,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穩定在88.79%,高血壓、糖尿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到83.3%,全區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比例達100%。建成醫養結合服務機構4家,開展出院延續服務2432人次。持續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門行動”,免費上門服務1825人次,上門服務率100%。大力發展0-3歲托育服務,全區托位總數達到2000個,托育機構41家,建成市級示范托育機構2家,一級托育機構1家,二級托育機構1家。
編輯:譚鵬